学校简介 校长专栏 发展规划 学校荣誉 |
汉中市仁德学校是经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,由汉中国泰置业集团投资兴建的十二年制全日制寄宿制学校,总投资达10亿元。办学层次为小学、初中、普通高中,设计办学规模8000人。学校分为教学生活区与研学实践区,总占地1300余亩,教学生活区(约228亩)与研学实践区(1000余亩)以养河为界,两区隔水相望。已建成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,硬件设施一流,功能部室齐全。
学校位于三国文化标志定军山下。“松风想像梁甫吟,尚忆幡然答三顾”!这里依山傍水,风景如画,环境优美,是莘莘学子求学胜地。昔有武侯清风相伴夜读书,羽扇纶巾,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;今有仁德学子振笔奋书,校园内放飞梦想、铸就辉煌。
学校于2016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,2021年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3800人,教职工420余人。学校坚守“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路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”的办学理念,“好成绩”与“好素养”并举、“育分”与“育人”并重,构建特色课程,创新教学模式,打造高效课堂,彰显校园文化,营造德育环境,务实管理,精心服务。
学校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,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,培养学生的责任心、进取心、孝心、爱心、感恩之心,全面挖掘学生潜力,综合提高学生素质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以家长、学生、学校教职员工的满意度为我校的办学宗旨,办全社会满意的学校,办各级政府及部门支持和关注的学校,以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,全员成才精致教育,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为基础,“秉明烛师心,治为人之学”,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社会各领域的桥梁。
五年的办学历程,学校收获众多荣誉。连续三年被评为“汉中市教育质量优秀学校”“勉县优秀民办学校”,2020年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高中验收,校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“五星级党组织”。成为立足勉县、辐射汉中的耀眼教育明星。
“仁心聚贤能,厚德育英才”。这里将是英才的摇篮,成才的梦想!——希望从仁德启航!
汉中市仁德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
(2016年——2025年)
为加快学校发展进程,深化学校内涵建设,提升学校文化品位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彰显办学特色,打造优质教育品牌,根据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)》和《陕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(2010—2020)》精神,结合学校“三年打基础、五年现小成、十年创品牌”的建校方略和和发展实际,特制定如下中长期发展规划:
一、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
(一)指导思想
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,以提高学生的终身发展素质为核心价值追求,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,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特色发展为亮点,大力实施素质教育,深化课程改革,加强校本研修,发挥自身优势,增强办学底蕴,彰显办学特色,立足为工薪阶层、自由职业者和小微工商业者家庭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定位,把仁德学校办成汉中西部乃至陕西让家长满意,社会认可、办学规模大、教育质量高、独具特色的优质学校。
(二)办学理念
坚持人文关怀、崇尚科学的管理理念,仁爱教化、立德固本的德育理念,因材施教、创造卓越的教学理念,用心做事,爱心育人的服务理念。办学过程中,始终贯穿以下办学思想:坚持“以学生为主体”的教育定位;坚持“仁德立校”的办学方向;坚持“素质教育”的培养目标;坚持“全面和谐发展”的价值取向;坚持“改革与创新”的时代精神;坚持“超越自我、追求卓越”的教学态度;坚持“用心做事,爱心育人”的服务精神。
二、办学目标
(一)总体目标
全体教职员工和全校学生立足汉中西部、面向省内外,凝心聚力,奋进拼搏,力争把仁德学校建成一所全市规模最大、环境优美、设施一流、师资精良、管理规范、特色鲜明、质量上乘、具有国际视野的省内外知名示范性民办学校,成为西部“学在汉中”的品牌和名片。
(二)具体目标
1.打造一支爱岗敬业、专业过硬和具有敬业精神的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。
2.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形成理念先进、方法科学、效果显著、具有仁德特色的管理和教学模式。
3.完善体育、艺术、科技、人文等课程的教学,整合课程资源和专业训练模式。
4.加大硬件软件投入,建设设施和环境一流、规模适合的学校。精心规划,分步实施,建设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部相对分离,教学、课外活动、运动、生活区合理布局的校园;强化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,2019年全校实验室达到国家一类标准。2019年办学规模达到3000人,2020年办学规模达到4000人,2021年办学规模达到5000人,2022年办学规模达到5600人,2023年办学规模达到6200人,2024年达到6800人,2025年办学规模达到7500人。
5.进一步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。2018年完成全校“三通两平台”建设,2020年升级达到教育信息化2.0水平,实现数字化校园。
6.注重校园文化建设,让仁德学校成为校园清新、氛围典雅、书香四溢、感染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天堂。
7.加强校内外的联系和沟通,完善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的德育模式。
8.开展阶段性创建活动,通过努力,力争2018年,通过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、后勤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;2019年,通过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验收,2020年,通过省级艺术示范学校验收,2021年,通过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验收,2025年,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学校验收。
三、实施步骤
第一阶段(2016年——2019年),达标建设,奠定学校发展基础,形成学校办学特色。
第二阶段(2020年——2022年),提升学校内涵,硬件设施和管理步入科学化、规范化,优化办学特色,增强办学活力。
第三阶段(2023年——2025年)强化自主发展动力,完善各项机制,争创一流学校,实现办学品牌效应。
四、发展策略
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,采取“以量变求质变谋发展、走它途辟蹊径促发展、创特色显亮点助发展、瞻未来接国际求发展、强后勤优服务保发展”的发展思路,稳步推进规模化办学、多途径突进、国际化、特色化发展,硬件从实、软件从优,打造优质品牌名校。
|